扩频技术(Spread Spectrum)概述
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的频谱扩展至远大于原始带宽进行传输,从而提升抗干扰、抗截获和多址能力。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:
- 直接序列扩频(DSSS)
- 跳频扩频(FHSS)
- 跳时扩频(THSS)
- 线性调频扩频(Chirp Spread Spectrum)
1. 直接序列扩频(DSSS,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)
原理
- 将原始信号与高速伪随机码(PN码)相乘,扩展信号带宽。
- 接收端通过相同的PN码进行相关解调,恢复原始信号。
关键特点
- 抗窄带干扰:干扰信号在解扩时被扩散到宽频带,功率密度降低。
- 隐蔽性:信号功率谱密度低,难以被检测。
- 多址能力:不同用户分配不同PN码(CDMA)。
数学表示
- 发送信号:s(t)=d(t)⋅p(t)⋅cos(2πfct)s(t)=d(t)⋅p(t)⋅cos(2πfct)
- d(t)d(t):原始数据
- p(t)p(t):伪随机码(码片速率远高于数据速率)
- 处理增益(Processing Gain):Gp=BW扩频BW原始Gp=BW原始BW扩频
应用场景
- Wi-Fi(802.11b):使用DSSS(11-chip Barker码)。
- GPS:C/A码扩频,抗干扰。
- 3G CDMA(IS-95):用户区分靠Walsh码。
2. 跳频扩频(FHSS,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)
原理
- 信号载波频率按伪随机序列快速跳变(如每秒数百至数千跳)。
- 收发双方同步跳频图案。
关键特点
- 抗频率选择性干扰:干扰仅影响部分频点。
- 低截获概率:短时占用多个频点,难以跟踪。
- 兼容窄带系统:可与非跳频设备共享频谱。
跳频模式
- 慢跳频(Slow FHSS):多个符号周期跳一次(如GSM)。
- 快跳频(Fast FHSS):每个符号周期跳多次(如军事通信)。
应用场景
- 蓝牙(Bluetooth):每秒1600跳,79个1 MHz信道。
- 军事抗干扰通信(如Link-16战术数据链)。
- 早期Wi-Fi(802.11):2.4 GHz频段跳频避免干扰。
3. 跳时扩频(THSS, Time Hopping Spread Spectrum)
原理
- 信号在时域上以伪随机序列分配短脉冲,非连续发送。
- 接收端按相同时间图案解调。
关键特点
- 抗多径干扰:短脉冲减少码间串扰。
- 低功耗:适合突发通信(如物联网)。
- 与DSSS/FHSS结合:形成混合扩频(如超宽带UWB)。
应用场景
- 超宽带(UWB):高精度定位(如Apple AirTag)。
- 卫星测距:抗多径延迟。
4. 线性调频扩频(Chirp Spread Spectrum)
原理
- 信号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(如从f1f1扫至f2f2)。
- 接收端通过匹配滤波器检测频率变化规律。
关键特点
- 抗多普勒效应:适合高速移动场景(如雷达)。
- 简单实现:无需复杂PN码同步。
应用场景
- 雷达系统(如FMCW雷达)。
- LoRa远距离通信:Chirp信号抗频偏。
对比总结表
技术 | 核心机制 | 优势 | 劣势 | 典型应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DSSS | 伪随机码扩频 | 抗窄带干扰,多址能力强 | 同步要求高 | Wi-Fi、GPS、CDMA |
FHSS | 频率伪随机跳变 | 抗宽带干扰,隐蔽性好 | 跳频同步复杂 | 蓝牙、军事通信 |
THSS | 时隙伪随机分配 | 抗多径,低功耗 | 吞吐量低 | UWB、卫星通信 |
Chirp | 频率线性扫频 | 抗多普勒,实现简单 | 频谱效率较低 | LoRa、雷达 |
技术选择建议
- 抗干扰优先:DSSS(固定干扰)或 FHSS(动态干扰)。
- 低功耗/短距离:THSS(如UWB)。
- 远距离/移动场景:Chirp(如LoRa)。
现代通信系统(如5G)常结合多种扩频技术优化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