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oS(Quality of Service) 为业务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
QoS 是一套通过流量分类、优先级标记、带宽控制等技术,在网络拥塞时保障关键业务质量的解决方案,核心是让网络 “智能” 分配资源,平衡不同业务的需求,应对当下视频、无线等复杂网络环境的挑战。
一、QoS 的重要性:解决网络拥塞,保障关键业务
- 网络拥塞的影响:实时业务(如语音、视频会议)对带宽、时延要求高,而非实时业务(如 FTP、网页)的突发流量会导致网络拥塞,造成时延增加、丢包,影响业务质量。
- QoS 的作用:不通过扩容(成本高),而是通过流量管理策略,在拥塞时优先保障重要业务(如视频会议、语音通话)的质量。
- 现实挑战:视频流量爆炸式增长(如高清视频、社交视频),无线终端移动导致流量不可预测,让 QoS 设计更复杂。
二、QoS 的四大度量指标:衡量网络质量的关键
- 带宽(吞吐量):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,分上行(用户上传)和下行(用户下载)速率,如 FTP 上传受上行带宽影响。
- 时延:报文从发送到接收的延迟时间。例如语音通话中,时延小于 100 毫秒难察觉,超过 300 毫秒会明显卡顿、重复对话。
- 抖动:延迟的变化程度(最大延迟 – 最小延迟)。实时业务(如视频)不容忍抖动,会导致画面断续,可通过缓存缓解,但会增加时延。
- 丢包率:传输中丢失报文的比例。少量丢包对语音、视频影响小(如瞬间干扰),大量丢包会影响 TCP 重传效率。
三、QoS 的应用场景:不同业务不同策略
- 企业办公场景为例:
- 网络协议(OSPF、Telnet):需低时延、低丢包,标记高优先级优先转发。
- 实时业务(视频会议、VoIP):视频会议要高带宽、低时延,调高高优先级并保障带宽;VoIP 比视频优先级更高,拥塞时优先通过。
- 大数据量业务(FTP、数据库备份):需低丢包率,用流量整形缓存突发流量,减少拥塞丢包。
- 流媒体(在线视频、音频):可缓存,对时延要求低,若需优化可适当提高优先级。
- 普通业务(网页、邮件):无特殊要求,默认设置即可。
四、QoS 的三大服务模型:端到端质量保证的方案
- Best-Effort(尽力而为):最简单的模型,网络不保证时延、丢包率,适用于 FTP、邮件等对质量要求不高的业务,是互联网默认模型。
- IntServ(预留资源):用户发送报文前需通过 RSVP 协议申请资源,网络沿途节点为每个流预留带宽等资源,适用于对 QoS 要求极高的场景,但配置复杂、扩展性差。
- DiffServ(差分服务):主流模型,将流量分类(如按源地址、协议类型),不同类享受不同处理(如拥塞时优先转发高优先级类)。无需信令,网络边缘节点分类标记,其他节点按标记处理,扩展性强,华为等设备均支持。
五、基于 DiffServ 的 QoS 技术组成:实现差分服务的核心
- 报文分类和标记:给数据包 “打标签”,按类别(如 VLAN、IP、MPLS)设置优先级(如 802.1p、DSCP、EXP),是 QoS 的前提。
- 流量监管、整形和接口限速:控制流量在额定带宽内。超过带宽时,监管直接丢弃超额流量,整形则缓存流量,接口限速基于接口实现类似功能。
- 拥塞管理和避免:拥塞时,用队列缓存报文并按调度算法转发(拥塞管理);提前检测拥塞趋势,主动丢包缓解过载(拥塞避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