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P/IP 协议栈各层典型协议

TCP/IP 模型是互联网的核心架构,分为 4 层(或 5 层,若细分物理层)。以下是各层的典型协议及其功能:

1. 网络接口层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

功能:负责物理介质上的数据帧传输(如以太网、Wi-Fi)。
典型协议

  • 以太网(Ethernet, IEEE 802.3):有线局域网标准(MAC 地址寻址)。
  • Wi-Fi(IEEE 802.11):无线局域网协议。
  • PPP(Point-to-Point Protocol):拨号/串行链路通信(如早期拨号上网)。
  • 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:将 IP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。

2. 网络层(Internet Layer)

功能:实现主机到主机的逻辑寻址和路由(跨网络传输)。
典型协议

  • IP(Internet Protocol)
    • IPv4:32 位地址(如 192.168.1.1)。
    • IPv6:128 位地址(如 2001:0db8:85a3::8a2e:0370:7334)。
  • 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
    • 用于网络诊断(如 pingtraceroute)。
  • IGMP(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)
    • 组播管理(如视频会议、IPTV)。
  • 路由协议
    • RIPOSPFBGP(决定数据包如何跨网络传输)。

3. 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

功能:提供端到端(进程到进程)的数据传输服务。
典型协议

  • 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
    • 可靠传输:通过确认(ACK)、重传、流量控制保证数据完整。
    • 面向连接:需三次握手建立连接(如 HTTP、FTP)。
  • 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
    • 不可靠但高效:无连接、无重传(如 DNS、视频流)。
  • SCTP(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)
    • 结合 TCP 和 UDP 优点(如 VoIP、5G 信令)。

4.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

功能:直接面向用户或应用程序,定义数据格式和交互规则。
典型协议

协议用途基于的传输协议
HTTP/HTTPS网页浏览(Web)TCP
FTP文件传输TCP
DNS域名解析(如 google.com → IP)UDP/TCP
SMTP电子邮件发送TCP
POP3/IMAP电子邮件接收TCP
SSH安全远程登录TCP
DHCP动态分配 IP 地址UDP
NTP网络时间同步UDP
RTP/RTCP实时音视频传输(如 Zoom)UDP

TCP/IP vs OSI 模型对应关系

TCP/IP 模型OSI 模型典型协议示例
应用层应用层、表示层、会话层HTTP、FTP、DNS、SMTP
传输层传输层TCP、UDP、SCTP
网络层网络层IP、ICMP、BGP、OSPF
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、物理层以太网、Wi-Fi、ARP、PPP

关键总结

  1. 网络接口层:管物理传输(如以太网帧)。
  2. 网络层:管路由和逻辑寻址(IP 地址)。
  3. 传输层:管端到端可靠性(TCP)或效率(UDP)。
  4. 应用层:管具体应用协议(如 HTTP 用于网页)。

示例数据流
当访问 https://www.ensping.com 时:

  1. 应用层:HTTP 协议生成请求。
  2. 传输层:TCP 封装(加端口号,如 443)。
  3. 网络层:IP 封装(加源/目标 IP)。
  4. 网络接口层:以太网封装(加 MAC 地址)→ 物理传输。

TCP/IP 的分层设计使得协议之间解耦,支持灵活的技术演进(如 IPv6 替代 IPv4 不影响应用层)。